第十六届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GCCIL2025)第三轮征稿通知
来自:华人探究学习学会发布时间:2025年6月17日

一、大会简介

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n Inquiry Learning,GCCIL)是华人探究学习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Inquiry Learning,CSIL)创立于2010年的大型学术会议,旨在为华人提供在探究学习领域发展与应用的交流及分享平台。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的探索、研究、交流与合作,推动探究学习及其教育教学应用实践,大会同时面向高校及教育科研学术群体和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是学术创新与实践创新兼容整合的高层次会议。

第十六届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GCCIL 2025)将于2025年7月18日至20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由华人探究学习学会主办,安徽省智能学习技术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安徽师范大学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办公室、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安徽教学服务中心等支持与协办。

二、会议主题

本届大会主题为:个性化学习与智能化测评

三、子会议主题

分论坛一: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与实施

分论坛二:智能化测评技术的最新进展

分论坛三: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策略

分论坛四:智能化测评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应用

分论坛五:跨学科视角下的个性化学习

分论坛六:智能化测评的伦理与隐私问题

分论坛七:互动式学习环境的构建与评估

分论坛八:智能化测评的挑战与机遇

分论坛九:AI与教育的协同发展

分论坛十:全球视角下的个性化学习与测评实践

分论坛十一: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

分论坛十二: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

四、专家安排

(一)大会主席

李玉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华人学习探究学会理事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安徽师范大学学术副校长

桑青松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党委常委、副校长

(二)主旨报告专家(持续更新中)

1.苗逢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Curtis J. Bonk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3.辛  涛 北京师范大学

4.许庭嘉 台湾师范大学

5.梁至中 台湾师范大学

6.黄昌勤 浙江大学

7.张  生 北京师范大学

8.钟柏昌 华南师范大学

9.杨俊锋  杭州师范大学

(三)分论坛主席(持续更新中)

1.台湾师范大学 萧显胜  

2.鲁东大学 魏雪锋   

3.华中师范大学  罗恒

4.西北师范大学 蔡旻君  

5.黄冈师范学院 程云 

6.江南大学 马志强 

7.上饶师范学院  万昆

8.西北师范大学 宿庆

9.浙江大学 翟雪松  

10.江苏师范大学王帆

11.广州市电化教育馆 王同聚

12.首都师范大学 朱永海 

13.南京师范大学 赵丽

14.河南理工大学 范如永

15.山西师范大学 李志河 

16.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段红

(四)组织委员会

主席:   

聂竹明  安徽省智能学习技术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吴文涛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副主席:

韩建涛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肖   文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负责人、副教授

王礼军  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负责人、副教授

周   进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实验中心主任、特聘副教授

五、会议议程

     第十六届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议程(草案)

日期

时间

地点

活动

备注

7月18日

10:00-18:00

芜湖市海螺国际大酒店

报到、领取会议材料

 

10:00-18:00

芜湖市海螺国际大酒店

学术海报展示

 

14:30-17:30

芜湖市海螺国际大酒店

工作坊/分论坛

 

7月19日

08:30-09:00

芜湖市海螺国际大酒店

/安徽师范大学田家炳楼

开幕式、合影

 

09:00-10:30

芜湖市海螺国际大酒店

/安徽师范大学田家炳楼

主旨报告1、2、3

 

10:30-10:50

芜湖市海螺国际大酒店

/安徽师范大学田家炳楼

会间休息

 

10:50-11:50

芜湖市海螺国际大酒店

/安徽师范大学田家炳楼

主旨报告4、5

 

12:20-14:30

芜湖市海螺国际大酒店

午休/学术海报展示

 

14:30-16:00

芜湖市海螺国际大酒店

/安徽师范大学田家炳楼

主旨报告6、7、8

 

16:00-16:20

芜湖市海螺国际大酒店

/安徽师范大学田家炳楼

会间休息

 

16:20-17:50

芜湖市海螺国际大酒店

/安徽师范大学田家炳楼

主旨报告9、10、11

 

19:00-20:30

芜湖市海螺国际大酒店

期刊面对面

 

19:00-20:30

芜湖市海螺国际大酒店

理事会

 

7月20日

08:30-10:30

芜湖市海螺国际大酒店

/安徽师范大学田家炳楼

平行分论坛

 

10:30-12:00

芜湖市海螺国际大酒店

颁奖典礼、闭幕式

 

(最终请以会议手册为准)

六、会议征稿

(一)时间安排

征稿日期不区分地区,时间统一为北京时间。

第三轮征集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25日。征稿要求与第二轮征稿相同,请参考文章:https://cail.ahnu.edu.cn/info/1080/6098.htm

提交邮箱:17754830922@163.com

在本次大会的奖项评审环节,我们将依据稿件质量与汇报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稿件质量评估包括创新性、科学性、研究深度、合理性以及写作规范等多个维度,汇报表现着重考量作者在会议现场的汇报内容、表达清晰度与精准性、演示文稿制作水准,以及临场能力。我们将分别于620日、630日、710日依次公布每一轮评审结果。

论文、案例一经接受,至少需有一位作者报名并出席大会。工作坊、研学活动一经接受,至少需要有10位及以上参与人员报名并出席活动。征集结果公布后需要及时注册缴费,注册缴费成功后正式录用。被征集的作者最迟需要在7月15日前注册并缴费,否则可能影响作品在大会上的发表与刊载的安排。

(二)论文征集要求

用中文撰写学术论文(长篇论文8页、短篇论文4页),中文论文请同时提供中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需以PDF格式提交作品。(见附件1)(三)案例作品征集要求

优秀案例作品主要包括两种类型:教案(学案)设计和实践案例,案例作品篇幅不限,需以PDF格式提交作品。(见附件2

教案(学案)设计以个性化学习与智能化测评思想为核心,撰写教学实施方案。具体表现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参加人员可以自行定义自己的设计形式,但内容应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学习计划。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情境;目标或任务;过程设计;资源、工具;评价设计等内容。

二是教学实施指南。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主题缘起、实施思路、特色;针对学生年龄和年级特点及现实环境与条件,对学习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教师利用的相关资源、工具等内容。

实践案例必须是已经完成探究过程,并已获得探究成果的学习案例,其内容应包括:个性化学习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支持资源、工具或环境;学习成果;教师反思等几个部分。其中,“实施过程”和“学习成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如文本、电子文稿、图片、音频、视频片段、数字故事等。

本次大会将对所有参加作品分组进行评审,包含基础教育组、高等教育组、成人教育组三个组别。

(四)工作坊征集要求

本届大会工作坊活动内容包含但不限于:项目实践、小型论坛、互动展示活动等。欢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们踊跃提案,优先录取新兴主题、实作导向或具有深度互动形式的工作坊提案。各工作坊负责人将主持工作坊学术交流活动的形式策划与活动安排。请有意向举办工作坊的研究者填写GCCIL 2025工作坊提案申请表。(见附件3

(五)研学活动征集要求

研学活动表现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参赛人员可以自行定义自己的设计形式。欢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们踊跃提案。各研学活动负责人将主持活动的形式策划与活动安排。请有意向举办研学活动的研究者填写GCCIL 2025研学活动申请表。(见附件4

七、信息发布与联系方式

请关注大会微信公众号及大会网址

华人探究学习大会网站:http://www.csil.org/

安徽省智能学习技术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网站:https://cail.ahnu.edu.cn/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网址:https://edu.ahnu.edu.cn/

联系人:

19955365565(周老师)

15805558720(肖老师)

邮箱:17354293007@163.com

大会公众号

安徽省智能学习技术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公众号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公众号

本次会议创建了“GCCIL 2025会议交流群”,可以通过邮箱联系我们,邀请您进入群聊。

八、会议注册费

(一)线下参会者:1000元人民币

(二)持有效学生证明人士:600元人民币

会议费用包含会场资料费、三日中餐、晚餐及茶歇等,不包含来往芜湖交通、住宿等费用。

受邀请的大会主旨报告专家与分论坛主席免收会务费。

*请所有投稿人员进行注册,注册结束后,我们将统一进行录用公示

九、注册时间

第一轮注册:2025年6月16日至2025年6月30日

第二轮注册: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15日

十、注册流程

  • 扫描二维码进行缴费,填写相关信息,备注【GCCIL 2025】。(请保存缴费成功截图,在问卷填写时上传)

  • 填写问卷。

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电邮: luchenyu@bnu.edu.cn